top of page

Logitech G-Hub Episode.1

介紹這蒙太奇式的操作介面居然會變成 G宇宙 的規模...

說真的,宅龍從開始使用Windows系統到現在,一直都非常在意滑鼠的使用感受,從最早的羅技天貂,接著昆盈,然後微軟,SteelSeries,到現在的雷蛇, G Family,可以說除了槍型滑鼠跟人體工學滑鼠外,基本上各種奇形怪狀的滑鼠宅龍都用過,對應的設定工具宅龍也用過不少,能像G-Hub一樣讓宅龍搞不懂他到底想要做甚麼的也不是沒有,但是真的很少見。


宅龍在使用的滑鼠很多,各家滑鼠宅龍基本上都摸過,同時,也因為宅龍是左撇子,所以挑滑鼠的時候特別辛苦,基本上都要盡量挑左右對稱的,市售大部分滑鼠宅龍都無法使用,因為市場上的中高階滑鼠,超過六成都是右手人體工學設計,頂級的更是幾乎清一色沒有人體工學就很難推,這也造就了高階滑鼠在設計語言上的幾個特色:

  1. 按鍵布局的左偏

  2. 隆高的曲線

  3. 右傾的外型

不過呢,這篇不講滑鼠,所以我們先回到 G-Hub軟體 的這個主題上,基本上要講完這整個工具程式大概要分好幾篇,沒關係,我們一個一個慢慢來。


從UI設計的角度來看,所有應用程式的第一個畫面(首頁)決定了關鍵使用者體驗的成敗,在G-Hub的首頁畫面裡,很明顯的,羅技想要設計出一個 "展示廳" 的風格,所以用了一目瞭然的大圖來展示消費者連接的產品,這很棒,但關鍵點在於資訊顯示的設計並不一致。光是個電池電量的顯示方式,就還可以分有數值跟沒有數值,雖然說G604並不是內建鋰電池的產品,但既然羅技仍然設計了一個電量icon來顯示當前的可用電量,那就應該要維持布局的一致性來強化軟體的操作友善度。


其實,這就是G-Hub最大的問題核心,碎片化的使用體驗,跟到處都是的冗餘操作。


G-Hub絕對是一個高度模組化的控制中心,這點宅龍給予高度肯定,但不論如何,優秀的UI/UX設計都建議要滿足幾個條件:

  1. 清楚而明確的描述

  2. 一致的設計語言

  3. 無干擾的介面

  4. 流暢的操作,快速的反應

  5. 沒有冗餘的操作程序

  6. 能夠快速存取關鍵功能

  7. 符合預期的操作結果

多根電阻多隻鬼

這是宅龍在玩自組音響時,圈子裡非常有名的一句名言,意思就是複雜化的設計會帶來不必要而且不好管理的風險。


客觀來說,G-Hub的操作非常流暢,所有的文字都很容易閱讀,但是光是第一個操作畫面裡,就充斥著不一致的設計語言,讓消費者confuse的操作介面,點進去以後到處都是冗餘的操作程序,就拿剛才這個首頁來說,請看下圖宅龍總共點到幾個操作功能入口:

七~個!七個功能入口,都可以召喚神龍來許願了!?(神龍呀~請讓我中樂透)


重點在於,功能 7 的內建記憶體開關,其實是功能 6 的滑鼠設定裡面的一個設定項目,我就想問,只差一個點擊的操作,還特別拉出一個沒有其他作用的開關,這樣很有趣嗎?


可能是西方人的幽默我不懂吧,但真的,整個G-Hub裡面到處都是這種讓人混亂,多此一舉的無用設計,在美術語言進步的同時,整體的功能設計卻跟失控的馬車一樣衝下懸崖。


宅龍在資訊業界擔任品質類工作至今20餘年,在軟體或是硬體產業都打滾過,在使用G-Hub的前身,Logitech Gaming Software時,學習時間基本上為 0,那是個美術風格傳統,但是操作簡單明瞭的工具程式,基本上你只要會操作 Click (點擊) 跟 R-Click (按右鍵),所有你最常使用的控制功能都可以在第一時間上手,根本沒有學習曲線的存在。


但這個G-Hub,從他推出至今,宅龍還是可以在犄角嘎旯的怪地方找到以前沒注意的功能,沒辦法,因為宅龍怎麼樣也想不到,會有人做出這種脫褲子放屁的操作方式...


好吧,我承認,光是這個G-Hub要寫完,需要使用的章節可能會比玩命關頭系列還多...我該慶幸他不會超越本土連續劇嗎?

17 次查看0 則留言

Hozzászólások


bottom of page